电商二清合规速成课:20分钟,从淘宝网的担保交易开始
来源:银爪网 |发布时间:2021-02-21|浏览:150
在中国商业史上,“信用”一直作为道德内涵而非制度约束。即使进入21世纪,个人信用体系的覆盖面仍极其有限,甚至于已经转移到了企业的交易信用层面,如当前的电商二清合规问题。然而,在17年前,纵使电商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与之匹配的支付工具和交易模式仍是荒漠一片。婴儿期的中国电商,刚起步就陷入巨大的信用盲区,甚至一度被舆论污名化(电商诈骗)。
淘宝网的担保交易往事
2003年,在倪行军(支付宝事业群总裁)刚入职时,解决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是淘宝网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在淘宝网创办之初,团队充满了灵动和率性,大家拼劲儿十足,整个网站也很活跃,有很多用户在论坛上发帖,用户咨询业务也很热情,但就是没有交易,这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买卖双方之间缺乏信任。
在中国人传统的商业思维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在网上交易中,这种传统的交易模式遇到了难题。卖家担心货发出去了而没收到钱,买家担心钱付出去了而没收到货。用户对于全程线上交易这种模式很谨慎,而当时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骗子收了钱不发货并逃之夭夭的现象。
受此影响,淘宝网早期的很多交易是在同城进行的。比如,杭州的买家在网上拍下了同城卖家的货,之后双方约定线下见面成交,这时沿用的依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为了降低用户上当受骗的风险,淘宝网当时也鼓励这种“线上下单,线下成交”的方式,但这种交易方式的局限性很大。比如,一个广州的买家和一个杭州的卖家之间很难实现交易。
因此,淘宝网若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先在买家和卖家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淘宝网的负责人孙彤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想办法解决问题,他看了很多关于网上安全支付方面的资料,还让团队不断地收集信息,了解国外同行PayPal的支付方式,但发现这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也曾想到模仿腾讯Q币搞出一个淘宝币,后来发现也不行。
用孙彤宇的话说:“越想越复杂,越想越钻进了牛角尖儿。”
一次,孙彤宇在逛淘宝网论坛时发现,不仅淘宝网团队为此头疼,淘宝社区中的买家和卖家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他就主动发帖和这些用户讨论。一来二去,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孙彤宇想,既然用户最关心的是钱,那么只要保证资金安全,用户就敢用淘宝网了。因此,如果能在淘宝网推出一种基于担保交易的支付工具,问题就解决了。
所谓“担保交易”,是指买家在下订单之后,将钱先打入一个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网在银行的对公账户),淘宝网收到买家的付款信息后,通知卖家发货,在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货物与描述相符时,淘宝网才会将钱打给卖家。
其实,这种担保交易的模式曾在阿里巴巴B2B的交易中尝试过,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远比个人之间的交易复杂得多,付款方式和物流方式均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种模式在B2B的交易中并没有得到推广,但是淘宝网的创业团队觉得这种交易模式在C2C的交易上可能会有用武之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建立信任关系一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关乎贸易的开展和人类的协作。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其畅销书《人类简史》中写道:“如果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贸易,而要相信陌生人又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今天之所以有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一些虚拟实体,例如美元、联邦储备银行,还有企业的商标。而在部落社会里,如果两个陌生人想要交易,往往得先借助共同的神明、传说中的祖先或图腾动物建立信任。”
淘宝网的这些年轻人无意间的探索,触碰到了金融的本质。金融的基础是交易,交易的本质就是信任机制,担保交易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信任机制。有了信任,陌生人之间才可以做买卖,商业的行为才会突破地域的限制,其作用不容小觑。很多国家的电商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缺少创新机制。直到今天,淘宝网依然维持着担保支付的交易模式,它已经成为淘宝网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人敢想象缺少了担保交易的淘宝网会是什么样的。
从产品角度看,担保交易不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只是一个交易流程的改变,但有时突破性的创新就是从不起眼儿的小创意开始的,这个微小的改变开辟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新时代,成为支付宝诞生的关键。
电商二清问题凸显
支付宝造就了当前的淘宝,可其他电商平台却依然趟在“资金二清”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谁能想到,原本让马云都头疼的担保交易,如今会演变成平台二清风险,并被监管部门强制喊停,当然,淘宝并不涉嫌二清,因为二清特质无支付牌照的平台从事资金清结算业务。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马云之所以能成为亚洲首富,其前瞻性可谓令人叹服。
电商平台“二清”——即消费者资金先到电商平台,然后再由平台为商户清算。虽然,消费者消费都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通道,但这也仅仅是通道,中间的资金去向是平台而非商户,商户最终在交易完成后,才能从平台拿到收入。
央行把这种模式定义为“平台二清”,是一种违规操作,随着电商平台交易规模的扩大,等待给商户清算的资金形成了巨额留存。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最初根本没想到过“二清”这个问题。监管层也是在关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之后,留意到不少电商类平台在实际从事业务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平台二清”模式。
传统的商超结算也是统一收受客户的货款,然后分发各个供应商企业,但从风险的角度来讲,与电商平台的区别在于两点:一,线下实体商场跑路一般是区域性的风险事件,互联网则没有边界,极有可能酿成全国性风险事件;二,商场主有固定资产,跑路的成本比较高,而电商平台则多数是轻资本运营,跑路成本低。
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兴起很快,因为资本的疯狂涌入,扩张速度都很惊人。由于其经营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验证,大多互联网企业都是资本催熟的巨婴,其稳定性是不确定的。电商资金的裸奔,本质上和P2P、非法交易所、二清机构一样,只要账户上存留的资金到达一定规模,一旦跑路就会引发连锁的兑付危机。所以,针对存在相似问题的这类机构,从监管部门来说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电商平台如何解决二清?
事实上,判断平台是否二清主要是看平台主体企业是否直接和间接持有支付牌照。以阿里、京东、美团等为首的电商大牛基本上都有正规的资质。但相较于动辄叫价数亿的生意,显然不是所有电商平台都能负荷如此高的成本。
15年资深互联网金融专家&MallBook联合创始人谢奉见表示:“平台合规与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碰不碰钱、二是有没有引入持牌机构对资金进行存管。”显然,在支付牌照千金难买的情况下,平台唯一的路是找持牌机构完成资金合规化的构建。但究竟是平台自己找银行,配大量的团队,花大量的时间研究银行的系统和接口去对接,还是通过已成形的,基于银行账户体系和资金存管以及清结算系统的SaaS服务快速完成,这是平台需要做的选择题。
毕竟,不管对于平台还是银行,重复造轮子的事情意味着极高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况且,银行对网络平台的各种应用场景也是理解甚少,他们更关注交易资金的安全性;银行与网络平台之间的这种对接缺口,短期内无法弥合,这就催生了第三种解决方案,即第三方连接服务。
MallBook 是中国领先的分账SaaS服务商,基于银行及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体系,能够帮助电商企业的交易资金问题,提供“支付+分账+二清合规”的综合解决方案。始建于2000年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务发展中秉承着合规、创新、发展的原则,在上线其春纪美吧平台时,便与“MallBook”达成了合作。目前,春纪平台的资金账户系统已达到了合规标准,由MallBook合作方银联商务按照平台的指令,为卖家进行资金结算,资金直接进入卖家的银行账户,平台不触碰资金。不仅如此,接入“MallBook”产品后,春纪平台的运营成本还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在核算成本方面,系统的自动分账功能使平台快速理清商户的分账款,并自动结算,完全省去了人工核算成本,为春纪打造无界零售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随着电商平台的二清资金监管日趋规范,随之而来的企业经营门槛也将提高,新一轮行业洗牌可能就此拉开帷幕。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新零售、共享经济等新兴交易型企业平台,只有提前做好合规计划,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看今天市场怎么样?